烟台鲁东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食趣青芒志愿服务队开展暑期非遗传承实践活动
为响应共青团山东省委“青春传承齐鲁文脉”专项号召,近日,烟台鲁东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食趣青芒志愿服务队深入齐鲁大地,开展为期两周的暑期非遗传承实践活动。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为响应共青团山东省委“青春传承齐鲁文脉”专项号召,近日,烟台鲁东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食趣青芒志愿服务队深入齐鲁大地,开展为期两周的暑期非遗传承实践活动。团队创新将食品安全科普与齐鲁饮食文化深度融合,通过趣味互动、经典诵读、创意绘画等形式,为当地儿童打造“知食安、悟文脉、践健康”的成长课堂,以青春之力架起科学与文化协同育人的桥梁,在基层实践中诠释“健康中国”战略与文化传承的时代内涵。</p>
<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src="https://cmsimg.peopledigital.com.cn/2025/09/01/26c467bb-a119-4304-b4b3-282e5c645067.png" alt="图片3.png"></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strong>趣味互动学食安 科学种子播心间</strong></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这袋饼干包装破了,还过了保质期,不能吃!”“苹果没有坏,洗干净就能吃!”在“食品小侦探”游戏现场,孩子们举着零食包装袋争相“破案”。志愿者借助卡通课件,逐一拆解食品“身份证”——生产日期、保质期、QS标志等关键信息,再通过分组竞赛让孩子们辨别过期食品、劣质包装食品。答对的小组获“食安小卫士”贴纸,现场欢呼声此起彼伏。</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活动现场志愿者介绍:“我们不仅要讲‘是什么’,更要教‘怎么做’。”团队结合儿童饮食特点设计“彩虹餐盘”模拟实践:引导孩子用画笔搭配出自己的“每日营养餐”,在动手操作中,孩子们既能理解“五谷为养、五果为助”的传统膳食智慧,也能体会其与现代“合理膳食”指南的内在契合。活动结束后,有家长反馈:“孩子现在买零食会主动看保质期,还提醒我们‘吃饭要搭配蔬菜’,这种影响比说教管用多了。”</p>
<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src="https://cmsimg.peopledigital.com.cn/2025/09/01/cabaf78d-22c3-4624-bc00-8f4ede6e6659.png" alt="图片4.png"></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strong>经典诵读寻根脉 饮食智慧润心田</strong></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不言,寝不语”……在长行社区活动室里,孩子们的诵读声清亮有力。志愿者选取《论语》《孟子》中与饮食相关的经典篇章,结合齐鲁饮食传统解读:“山东人做菜讲究‘精细’,是‘食不厌精’的传承;吃饭不说话,既利消化又显尊重,这是‘食不言’的生活智慧。”当《孟子》“饥者甘食,渴者甘饮”的语句遇上“暴饮暴食伤脾胃”的现代健康知识,当“饮食有节”的古训对照“定时定量吃饭”的儿童作息表,传统与现代形成奇妙共鸣。一名孩子在日记中写道:“原来奶奶说的‘吃饭别打闹’,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既不打扰别人,也对肚子好。”这种共鸣恰是文化传承的生命力——不是简单复刻传统,而是让千年智慧在当代生活中找到新的生长点。</p>
<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src="https://cmsimg.peopledigital.com.cn/2025/09/01/dfb8d06a-de04-4ffd-886d-4f9bd882b13d.png" alt="图片5.png"></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strong>童心绘食传薪火 传统现代共生长</strong></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我画了会说话的闹钟,每天提醒大家‘按时吃饭’!”“这是彩虹餐桌,有米饭、青菜和鱼,老师说这样吃才健康!”在“绘制饮食有节”创作现场,孩子们的画笔成为传承的载体:有的以连环画再现“家人围坐静食”的场景。诠释“食不言”的礼仪;有的用夸张的色彩勾勒饱满的五谷,呼应“五谷为养”的理念;还有的将“QS标志”画成守护健康的“小盾牌”,让现代食安标准与传统智慧同框。</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此次实践,以“小切口”展现“大主题”,是高校学子以专业所长服务社会的缩影:用食安科普守护“舌尖上的健康”,以文化传承筑牢“精神上的根基”。当《论语》中的饮食智慧遇上现代食安标准,当孩子的画笔连接传统与未来,“健康中国”的基石正从童心筑牢,“文化自信”的种子正借青春之力生长。</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鲁东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食趣青芒志愿服务队以“小实践”诠释“大担当”——将专业所长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力量,将文化自信熔铸于日常实践的细节。这份“食安+文化”的青春答卷,既是对“立德树人”初心的践行,更是新时代青年“强国有我”的铿锵誓言,既让齐鲁文脉在代际传递中生生不息,更为强国建设注入鲜活的青春动能。</p>